机械振动检测仪的操作使用原理主要包括其工作原理和具体使用方法。
工作原理
机械振动检测仪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振动传感器将机械量(如位移、速度、加速度)转换为电量,然后对电量进行测定与分析,从而获得被测机械振动量的各种参数值。常见的振动传感器包括压电式传感器、电涡流传感器和惯性式速度传感器等
1
2
。
压电式传感器:利用石英晶体和人工极化陶瓷的压电效应,当受到机械应力时,其表面会产生电荷,电荷密度与所受机械应力成正比。通过电荷放大器处理后,输出所需的振动参数
3
。
电涡流传感器:通过非接触式测量转轴的相对振动,利用电磁感应原理,测量转轴与传感器之间的距离变化
2
。
惯性式速度传感器:通过测量惯性质量在振动中的位移变化来反映振动速度
2
。
使用方法
安装传感器:根据需要测量的振动参数(位移、速度、加速度),选择合适的传感器并正确安装。确保传感器与被测物体表面紧密接触,避免漏测或误测
3
4
。
数据采集:使用数据采集设备(如数据记录仪或便携式振动测量仪)记录传感器的输出信号。这些设备通常具有数字显示和信号输出功能,方便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
2
3
。
数据分析:将采集到的数据导入计算机或其他分析设备,通过专业软件进行频谱分析、时域分析等,以判断设备的运行状态和潜在问题
5
。
标准对照:根据测得的数据,,评估设备的健康状态,确定是否需要维护或更换部件